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命科学创新研究项目学生研究员招募通知
摘要:项目招募对象具备科学研究兴趣和潜质,对生物、化学等学科或生命科学、医学相关专业及行业感兴趣的9-12年级学生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生命科学创新研究项目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是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北京实验生物研究所,近年来,生物物理所在蛋白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感染与免疫、核酸生物学、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等学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沈康实验室(以下简称中科院沈康实验室)系斯坦福大学生命科学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建立的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研究细胞生物与神经科学、人类脑部及神经系统的发育等。该实验室负责人沈康教授和研究团队多年来以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模式生物展开神经生物学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迄今为止,以线虫为模式生物的研究也已获得三项诺贝尔奖。
为了面向基础教育阶段发掘、培养优秀创新型研究人才,为有科学研究培养潜质的学生创造更好的实践平台,橘郡美高中国区总校联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沈康实验室,开展“基因研究”项目学生研究员招募活动。
本项目将选拔对生物、化学学科及生命科学等专业感兴趣的9-12年级优秀学生参与课题项目研究。研究过程由中科院沈康实验室专家通过在线授课的方式全程指导,从而帮助学生系统提升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数据调研、实验主题选择、实验设计、开题报告撰写及在线答辩等科研基础能力,切实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具体研究内容和报名方式详见附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生命科学创新研究项目学生研究员招募活动实施方案》
橘郡美高中国区总校
2020年2月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生命科学创新研究项目
学生研究员招募活动实施方案
一、项目研究方向
以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模式生物进行基因研究等生命科学领域创新研究
二、项目研究内容
科学研究方法、科学调研、实验主题选择、实验设计、开题报告撰写指导及在线答辩的学习与实践。
学习生物科学研究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的实验技术,认识特定模式生物并具备饲养观察及实验操作能力
三、项目招募对象
具备科学研究兴趣和潜质,对生物、化学等学科或生命科学、医学相关专业及行业感兴趣的9-12年级学生
四、参与本课题研究的项目成果:
1、项目研究报告
2、项目证书
3、成绩优秀的学员获得导师推荐信
五、项目时间要求
共12周
阶段&时间 | 项目内容 | 课程安排 | 参与方式 | 地点 |
平台测试及 | 线上平台测试 | 开课前一周 | 线上课程 | 远程 |
线上研究阶段 | 课题研究,专家在线指导 | 直播课程3课时/次/周,每周一次,2个月共计24课时 | 线上课程 | 远程 |
研究成果汇报及在线答辩 | 研究报告撰写 | 根据答辩需要安排 | 线上答辩 | 远程 |
学校生涯导师跟踪指导 | 升学导师访谈 | 1课时 | 线上指导 | 远程 |
六、项目专家
沈康(Kang Shen)
项目发起人之一、项目总顾问
斯坦福大学实验室指导专家、生物系/病理学系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现任Neural Development杂志主编,elife杂志编委。在诸多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如神经环路发育和维持机制、轴突运输和膜运输对突触活动区(active zone)组装的协同作用、树突分枝和生长分子机制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先后在Cell发表文章6篇,Nature发表1篇,Science发表4篇。另在Neuron,Nature neuroscience等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王香明
项目指导专家
博士,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2013年至今一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从事线虫神经生物学相关研究,研究方向为线虫PVD神经树突发育及维持。发表SCI 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青年基金一项,主持北京市自然基金一项。参与编写《遗传学实验指导》;培养高中生科创活动,指导的学员获得“亚洲生物医学未来领袖大赛”一等奖。
七、报名方式
1.报名资格
各学校选拔推荐的9-12年级学生,项目组根据学生综合条件择优录取
2. 报名及参与流程
——初审:向学校升学导师/报名联系人递交简历和申请表
——录取:学校经过审核,符合申请条件者获得录取资格
——进入课题组,获得项目实施指南、学习资料等研究资料
——在线科研:专家授课+助教答疑+项目助理监督+小组合作研讨+学校生涯导师跟踪指导
——研究成果汇报及在线答辩: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成果汇报及在线答辩
——获得项目成果:获得课题项目证书、符合条件的学生获得导师推荐信
返回上一页编辑:sexmoo